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卫星参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卫星参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卫星轨道参数?
1. 卫星名称:提供卫星的名称。
2. 轨道型:给出卫星的平均轨道高度、轨道型号和星历参数(椭圆型或圆周型)。
3. 空间范围:提供经度变化范围、维度范围和月视参数。
4. 节点参数:提供升节点和降节点的时间以及发射节点的纬度和经度敘述。
5. 轨道速度:提供卫星的轨道速度。
6. 近地点参数:提供卫星的近地点数据,包括近地点高度、近地点距离、近地点反入角等参数。
7. 时间切片:提供按时间切片的,包括轨道元素、地心位置、地心速度等参数。
8. 其他参数:其他参数则包括冲撞概率、围绕因子、管脚编号等。
是用来描述在太空中卫星运行的位置、形状和取向的各种参数。
轨道面倾角:赤道平面与卫星轨道平面间的夹角,具体计算是在卫星轨道升段时,由赤道平面反时针旋转到轨道平面的夹角。
高度:卫星离地球表面的距离。
星下点:卫星与地球中心连线在地球表面的交点。
升交点:卫星由南往北飞行轨迹在赤道上的交点。
周期:卫星绕地球一周需要的时间。
截距:卫星绕地球一周,地球转过的度数
星链卫星参数?
1.
“星链”1.0卫星重260千克,而下一代“星链”卫星更大,同样旨在为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2.
SpaceX已生产出一颗“星链”2.0卫星,新一代卫星长7米,重1.25吨。
星链卫星轨道参数?
根据SpaceX发布的信息,Starlink卫星的设计轨道高度为约550公里,倾角为53°。每个卫星的重量约为227千克,可以提供高速的宽带互联网服务。这些卫星的轨道参数可以通过公共的卫星追踪网站上进行实时跟踪。
包括高度、倾角、偏心率等,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目前,星链卫星的轨道参数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一般需要考虑到卫星通信、天气情况、数据传输速度等因素。
高度决定着卫星与地球距离的远近,倾角则决定卫星在地球上空轨道的倾斜程度,而偏心率则是指轨道的偏心程度。
星链卫星的轨道参数是由SpaceX设计师们精心调整的,较为成熟。
据悉,目前 SpaceX 的星星链网络预计将部署 1.1 万颗卫星,准确的轨道参数非常重要,能够更好地提高整个星链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通信速度。
每个星链卫星重227千克,由板状的卫星本体和一面可折叠的太阳能板组成。每颗卫星上搭载了4面相控阵天线用来进行网络服务,地面的用户可以接收到仰角>45°的卫星的信号,预计2020年卫星将能开始搭载激光通信系统进行星间通信。卫星通过霍尔效应推进器进行变轨和轨道保持,燃料为氪。为了避免与其他卫星的相互碰撞,卫星使用了美国国防部提供的数据进行空间碎片的自动规避。卫星的在轨寿命为1~5年
1.
轨道高度:550 公里
2.
工作频段:Ku 和 Ka 波段
3.
星间链路:早期的卫星(2020年以前)是在没有激光链路的情况下发射的。星间激光链路已于 2020 年底成功测试,因此,2020年后发射的 Starlink 卫星才有激光链路。
4.
传输延时: 通过地球同步卫星的互联网流量的最小理论往返延迟至少为 477 毫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卫星参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卫星参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