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想卖掉40年产权公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我想卖掉40年产权公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买了一套全款80万毛坯40年产权的公寓,托管给第三方,每年5.5万左右,是否可行?
可行,但是有两点必须注意。
1、充分了解区域范围内每年租金涨幅情况。
有些区块租金尚可,但是涨幅很慢。那么你就要考虑定存利息与通货膨胀率叠加后的收入与租金比值是否合理。
公寓但凡买到手,基本就不要指望能增值多少了,毕竟前两年楼市那么好的行情公寓都没跑赢住宅,何况现在全面回调。所以主要重心就是租金涨幅,如果逐年递增,那么至少确保几年内租金不至于明显回落,10年收回本金是有希望的。
2、第三方托管机构的实力与规模。
现在很多第三方其实都是第四方。公寓运营机构称公寓售出后可以包租多少年,于是很多人认为包租合同是公寓开发商或者运营方承租,其实不是,这种通常是转包给酒店管理机构,一旦他们之间出现问题,甚至其中一方跑路,那么包租合同都会衍生很多问题。
另一种就是小规模的公司,主营日租房、公寓、民宿之类的业务,他们的特点房源不集中,分散到处都是。这类公司通常没有固定的办公机构,登记入住都是在入住房间办理。给人一种皮包公司的感觉。这样的实力,其承诺是否靠谱要进一步了解。
上述两点都很重要,因为区域客流决定租金,公司实力决定常年积累的口碑。比如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消息,说某高端酒店公寓入手就签三年合同,年租金6万。据我了解那些公寓也都是40多平,价格只有60多万,比题主的回报率更高。而且这三年也是按照合同履约。但是这三年间,第三方几乎不赚钱,因为入住率远不及预期,于是三年合约到期后,租金直接砍一半,愿意续租就继续合作,不愿意续租就和第三方再无瓜葛。业户有苦难言,毕竟是投资不是自住,只好继续委托第三方,而且这次一签就是五年,租金回报率和周边住宅差不多了,完全失去了酒店式公寓的优势。
现在年回报率看似不错,未来如何那就得看你自己的调研结果了,自己要先做好风险预警以及投资比值计算。
分享一下个人经历,50万投资,8%年化率的房租,和你一样包租二十年,第一年至第三年正常给付租金(此阶段房子一直在销售),第四年拖延半年给付租金,第五年以经营不善停止给付(其实一直都是空着的没有租给第三方),第六年我申请原价回购(合同里有规定),先是拖延,后直接让我打官司告开发商,官司很顺利,但又拖延半年多,最终申请强制执行后,保全了原购房金额,但后两年房租减半。
总的来看六年前我投资20多万,共得到房租收益17万,但是银行利息10万多,中间打官司等一系列事情破费颇多,所以只能说一句—————得不偿失!
总投资80万,年租金收益5.5万,在当前商业环境下,回报率达到6.9%,回本时间14.5年,已经跑赢比较稳妥的银行大额存单利息收入和其它理财产品收益,如果租期稳定、中间没有空置期,应该说这间公寓还是值得投资的。
这里面有个问题是,这间公寓不是你个人经营,而是托管给第三方经营,这类似于商铺返租一样,由物管公司统一招商、同一管理,业主啥事不用问只负责收钱。但是,这种看似不用费心费神,躺在家里就能坐收渔利的投资方式,其实里面暗藏以下风险:
首先,总价80万,年租金5.5万,这样的承诺是口头协议还是书面协议?如果是口头协议那根本不用理会,空口无凭,绝对是一个***;如果是书面协议,那你就要对这家物管公司的资质、实力等情况比较了解才行,但这些情况普通投资者是很难掌握的。
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如果物管公司实力雄厚,管理到位,大家各获其利、皆大欢喜;一旦物管公司经营不善出现亏损,要么中途跑路,要么宣布破产,要么转让其它公司接管,这样你的租金收益就没有保证,想要***已经找不到当事人。
其次,这样的投资方式类似于放贷,唯一不同的是,放贷可能损失全部或部分本金,最后基本上两手空空,买公寓最后能落到房子,这是很多开发商摸透了投资者心理***取的营销策略,但是开发商很少会直接与你签合同(其实签了合同也没有太大作用,出现违约情况没钱给你,你一样很难***),通常都是你这种情况与第三方签约,说白了就是给自己留下后路,一旦发生经济***好相互推诿扯皮。
另外,一旦出现以上情况,你可能面临公寓租不出去、卖不掉的问题,这就要结合当地租赁市场情况、公寓所在位置情况自己判断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想卖掉40年产权公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想卖掉40年产权公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